首页 > 新闻 > 种质资源 > 云南设立国内首个野生稻保护示范区 字号选择:
云南设立国内首个野生稻保护示范区
作者:旷丰英 等
出处:见觚钿 发布时间:2005-5-8 8:19:23 (原作发表时间:)

  [新华网云南频道5月7日电]云南省近期在滇南著名河流澜沧江边设立了国内首个野生稻保护示范区,保护区将有效保护一种 名为“疣粒野生稻”的珍稀植物物种。此间有科学家称,此举将对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有长远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和种植水稻的国家。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在世界范围野生稻越来越罕见 。疣粒野生稻作为一种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在水稻育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株体及谷种中含有 多种目前人们尚不完全了解和某些现代水稻丢失的特殊基因及农艺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源杂交, 可产生许多优质新品种,创造粮食生产的奇迹。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利用野生稻不育株开创 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新局面,使全国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云南澜沧县农业部门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在境内的澜沧江沿线发现有疣粒野生稻居群11个点。 但随着澜沧江上糯扎渡电站和景洪电站的建设,将有7个居群点被淹没,疣粒野生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 危机。最近设立的省内首个世界疣粒野生稻保护示范区,地处澜沧县糯扎渡乡老雅口村的小芒界地区。这 里平均海拔750米,属低热河谷地区,终年无霜,湿度大,热量足,植物生长旺盛。据澜沧县农业局工作 人员介绍,生长在澜沧江边的疣粒野生稻具有很强的抗病虫、抗旱等优质基因,这些优质基因正是解决目 前水稻生产难题的“资源宝库”。人类未来粮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野生稻优质资源 的发掘和利用。

  据了解,保护区实施规模面积为80亩,其中核心区30亩,缓冲区50亩。目前,云南省已投资30万 元用于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围栏、永久性标志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下篇文章:广东高州又添200亩野生稻保护区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广东高州又添200亩野生稻保护区  (05-16)
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10-21)
现阶段中国水稻种质创新的研究策略和应用思考 (07-08)
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三系法和两系法 (03-12)
台湾培育成功具有芋头香气的香米 (02-26)
湖南浏阳成功试种功能稻 (10-23)
全世界最早种水稻之地在浙江 (09-18)
我科学家反击“生命海盗” (11-05)
换一个角度看“孟山都” (11-03)
要不要打基因保卫战? (11-03)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