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种质资源 > 我科学家反击“生命海盗” 字号选择:
我科学家反击“生命海盗”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1-11-5 9:26:24 (原作发表时间:)
杭州日报下午版讯据《北京晨报》报道:2001年11月1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阻止来自国际上的基因抢注,启动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力争在五年内获得50-100个功能基因专利。

上月,联合国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上,绿色和平组织揭发了一些国际跨国公司正在觊觎发展中国家生物遗传资源。一个令中国人吃惊的事件是,中国的大豆正成为觊觎的对象。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孟山都”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百余国申请了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这项专利源自对中国一种野生大豆品种的检测和分析,“孟山都”从中发现了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标记”,据此,“孟山都”一口气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请求。一位国外育种专家在致绿色和平组织的信中提到:若此专利申请不被驳回,其他研究人员在未经“孟山都”同意的情况下,将不能使用上述大豆的遗传资源作研究和育种,该研究领域将受严重的影响。而种植这些大豆的农民也将可能被迫交使用许可费,蒙受巨大的损失。

水稻功能基因组课题负责人、中科院遗传所副所长薛勇彪介绍,国际范围的“基因圈地”运动愈演愈烈,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利用科研优势抢注基因专利。而我国在动植物基因专利方面的成绩几乎为零,形势极为严峻。人类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杨焕明对此十分愤怒,但他对记者感慨地说:“可是人家也不违法啊,关键是我们自己没保护好,人家抢先了。”昨天,中科院宣布组织集团军进军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开始向“生命海盗”进行反击,这支集团军包括完成人类基因组1%项目的华大基因中心、中科院遗传所、北京植物所等多个单位。




(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换一个角度看“孟山都”
下篇文章:湖南浏阳成功试种功能稻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广东高州又添200亩野生稻保护区  (05-16)
云南设立国内首个野生稻保护示范区 (05-08)
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10-21)
现阶段中国水稻种质创新的研究策略和应用思考 (07-08)
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三系法和两系法 (03-12)
台湾培育成功具有芋头香气的香米 (02-26)
湖南浏阳成功试种功能稻 (10-23)
全世界最早种水稻之地在浙江 (09-18)
换一个角度看“孟山都” (11-03)
要不要打基因保卫战? (11-03)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