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媒扫描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种质资源 生产与市场 实用技术 专家观点 书刊文献 政策法规
|
| 首页 > 新闻 > 新 技 术 > 一项生产有机稻米的新技术 | ||
| 一项生产有机稻米的新技术 | ||
作者:童泽霞 发布时间:2002-7-18 13:24:15 |
||
2000年和2001年我们进行了稻田养鸭的试验示范工作,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和除草剂。试验证明,稻田养鸭是一项很好的水稻生态种植及有机稻米生产的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促进水稻增产,提高稻米品质质量,确保稻米安全,实现稻田增值、农民增收,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有效地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 稻田养鸭对水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蝗虫、粘虫、稻弄蝶等水稻病虫和稻田杂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鸭子的控制下,均没有达到防治指标(即不需用农药进行防治)。但对稻瘟病要在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上来控制共发生程度;对后期稻蝽象应采取延长后期放鸭时间,实行成区成片稻田养鸭来控制其发生程度。 2.促进生态平衡,控制农药污染,确保良好的农业环境 稻田养鸭可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清除水稻老叶弱叶,增强水稻抗病性和耐虫性,清除农田杂草,减少病虫的寄主,鸭子捕食害虫的成虫、幼虫(若虫)和部分菌核菌丝,减少了病虫基数。同时没有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水域和土壤的污染。由于鸭子长期的中耕作用,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减少有毒物质的危害,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3.促进水稻增产,降低农业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稻田养鸭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穗,提高成穗率,实现水稻增产。如果每亩围养12只以上良种蛋鸭,可节省农药成本37.8元,鸭子产蛋增收142.2元以上,每亩可以增收节支180元以上。 4.有效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水稻品位,确保稻米品质卫生安全 稻田养鸭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彻底清除了新的污染源,如果长期采用养鸭的稻田,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的作用和化学氧化反应,可以降低或清除土壤和水域的农药污染。在这样的稻田中种植水稻,可以减少或消除农药在水稻的残留,提高水稻的整体品位,确保稻米品质卫生安全。 (浏览次数:)
|
||
上篇文章:稻米下脚料中有宝可寻
下篇文章:福建超级再生稻技术取得新突破
|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国内外稻鸭共生的研究现状 (02-13) 大米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08-17) 日本水稻插秧机的研究进展 (08-12) “生物吸水剂”使农田旱涝保收成为可能 (06-03) 液体水稻壮秧剂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问世 (06-02) 水稻“免深耕”增产增收 (04-09) 一种新型大米保鲜技术问世 (03-17) 水稻旱秧要增产 浅插稀植是关键 (05-14)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储粮害虫检测上的应用 (02-24) 水稻换种好处多 (12-11) | ||